此文章未發布
- Hikingbook 編輯部
- {{ post.formattedUpdatedTime }}
- 17501
如何使用 Hikingbook 匯入 GPX 軌跡,觀看離線地圖,掌握登山路線?
{{ $t('tableOfContents') }}
新手爬山時,經常遇見兩種情境:
1. 走到氣喘吁吁,被擦身而過的山友鼓勵「快到了」,心中忍不住想「那到底還有多久?」
2. 同行的隊友,明明也是第一次爬這座山,卻能知道前面是平路還是陡坡;相較一無所知的自己,只能一步步乖乖跟著隊伍走,遇到陡上或陡下時只能暗自喊苦。
看起來專業又充滿自信、將前方路線掌握在手的山友,要不是住在那座山,就是有先做好萬全的準備。現在開始,就跟著這篇文章,一步步成為專業登山人吧!
【延伸閱讀】淺談登山安全——建立正確的登山心態與工具應用
GPX 是什麼?安全登山必備兩大工具:路線軌跡+登山離線地圖
要了解如何更有自信地判斷路線,首先你需要先認識兩個重要的工具:「路線軌跡 GPX」與「離線地圖」。首先讓我們來認識有經驗的山友口中常常出現的「GPX」。
GPS、GPX 傻傻分不清?
你是否也搞不太清楚 GPX 跟 GPS 有什麼不一樣呢?看完以下解釋保證你就能理解!
GPS(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)是由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,經常被應用於導航功能,例如我們日常熟悉的 Google 地圖、車用導航系統,用來追溯目標的即時位置。關於 GPS 的運作原理,可以參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〈GPS 衛星大解密〉文章。
GPX(GPS Exchange Format)則是儲存 GPS 資料的一種常見格式,在戶外活動通常指的是「路線軌跡檔」。舉例來說,當我們儲存 Word 文件時,檔案名稱後將會出現「.doc」的副檔名,如果是 Excel 文件,則會出現「.xls」。同理,GPX 文件是保存 GPS 數據的文件格式。 例如,我們匯出運動手錶所紀錄的跑步軌跡時,就會看見其中一種檔案格式為「.gpx」。
一份 GPX 檔案,通常會包含路徑、軌跡點、路標等資訊;因此,除了越野單車、溯溪的戶外運動愛好者經常使用 GPX 儲存資訊,有經驗的山友也通常會使用 GPX 檔儲存登山路徑的紀錄。
除了大家最熟悉的軌跡線以外,許多山友通常會在記錄的時候,沿途標註重要地點,並添加相關說明或照片,讓其他山友在行進時有更多參考依據;這些重要的地標或文字說明,也都會被詳實地記錄在 GPX 檔案內。
透過以上的說明,相信你已經知道 GPX 是什麼了,接下來讓我們來認識「離線地圖」。
【延伸閱讀】想知道有哪些適合新手的有趣路線嗎?推薦你〈臺北捷運可達的五條好玩路線〉
安全登山必備:下載 GPX 檔加離線地圖,山中不迷路
邁向專業登山人的第一步,只用手機裡原有的地圖軟體是不夠的,你需要安裝可以開啟 GPX 檔的登山地圖 App,並預先在網路穩定的情況下載離線地圖。
為什麼還要另外安裝 App?使用手機裡原有的地圖軟體不行嗎?答案是不行的!
在山中,要判斷自己是否走在正確路徑上,你需要足夠的山徑資訊,例如:路線、高度、地標等,這些資料通常是透過政府機構或登山專業人士調查而來;許多郊山資料,更是由山友經驗分享、製作登山地圖而累積的,但這些資料,在一般人常用的 Google Map 或 Apple 地圖中,都是沒有的。
因此,除了可以參考的路線 GPX 檔,你還需要同時使用正確的登山地圖,兩相比對下,才能夠判斷自己是否行走在正確的路線上,減少走錯路、誤觸危險的機率,安全自信地登山。
最後額外補充一下:許多人會把「GPX 或軌跡檔」當成「離線地圖」,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喔!GPX 是軌跡檔,而離線地圖則是「離線可使用的地圖圖資」,兩者是可獨立存在的,但實務上,要兩者兼備,才能真正確保安全不迷途。
關於兩者的差異,看影片介紹更清楚(從 14 秒開始):
現在你已經認識了「GPX」與「離線地圖」了,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正題:在登山前與登山期間,我們可以怎麼使用它們,來輔助我們的登山行程呢?一起看下去吧。
登山前:使用 Hikingbook 匯入 GPX,掌握爬山路線
下載登山 App 後,如何使用手機操作呢?以下便以 Hikingbook APP 做示範。你可以在以下說明觀看如何在 App 內下載離線地圖。
Step 1:匯入路線軌跡 GPX 檔
1. 已經有路線 GPX 檔案,匯入 Hikingbook
如果你的手機裡,已經有認識的山友提供的路線軌跡 GPX 檔,可以依照下列步驟:
1) 手機開啟 Hikingbook ,選擇「地圖」頁籤。
2) 在右上角的功能表找到「匯入路線」。
3) 選擇「從手機檔案」。
4) 選擇該檔案。
5) 成功匯入!

Hikingbook App 不需付費即可下載基本地圖、記錄行進軌跡,並同時支援 iPhone 與安卓手機,完成記錄後,也可以快速分享到其他平台,不必擔心相容問題。
2. 參考 Hikingbook 官方路線
如果你暫時還沒找到符合需求的參考路線軌跡,可以試試看在 Hikingbook 官方路線 中搜尋:
1) 在「探索」頁面找到「路線」,便能看見你周圍的所有官方路線。
2) 挑選有興趣的路線並下載。(新手建議從「體能等級」&「風險等級」都是 1 的路線開始挑戰)
App 會根據你的位置,推薦附近的戶外路線。在這裡,除了整理好的官方路線,還有社群成員分享的活動紀錄,目前已經累積超過 10 萬筆囉!可以免費搜尋和下載,做為路線參考,準備更有信心。
無論是另外匯入 GPX 檔,或直接在 Hikingbook 內下載路線 GPX,只要選擇「在地圖上顯示」,都可以看見該路線在地圖上的樣子。

Step 2:交通規劃|導航功能連結 Google Map,事前規劃集合路線
在 App 的「地圖」頁,按下軌跡中黃色的起始點,下方會滑出相關的白色資訊頁面。資訊欄中,會顯示座標和功能按鈕。只要按下「導航」按鈕,便能開啟手機內建的導航軟體(通常是 Google 地圖),利用座標位置規劃路線。
兩種地圖 App 一鍵切換,節省查詢時間,還能方便通知隊友集合地點,是非常方便的功能,一定要試試看喔!
題外話:使用 App 的「導航」功能,可以確保導航的位置是登山口,而不會發生有時候在 Google Map 上直接搜尋地點,到了現場才發現不是登山口的窘境。

Step 3:確認天氣:結合天氣即時資訊,行前準備更方便
除了規劃路線,準備上山前,觀測天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使用 Hikingbook,不必再搜尋氣象局網頁,或是下載天氣軟體,只要按下「看天氣」按鈕,就能在 APP 內確認登山區域的天氣狀況。
【延伸閱讀】
登山行程不同於日常旅遊,遇見突發狀況時,通常位在人跡罕至、訊號不穩的情境,通常無法立刻得到專業救援,因此十分仰仗登山者本身的自救能力。上山前除了交通方式、確認天氣狀況以外,如何準備得更萬全?你需要先認識規劃行程必須掌握的四大原則!
登山中:查看 GPX 軌跡和離線地圖,判斷即時位置
做好了以上準備,終於到了登山口準備開始爬山了!在行進期間,要如何使用 GPX 軌跡檔跟離線地圖讓自己更安全呢?跟著以下步驟操作就對了。
Step 1:手機開啟路線 GPX
開始爬山時,打開 Hikingbook App 地圖,會看到藍色箭頭顯示自己的即時位置。同時,在介面左下角白色區域的「顯示路線」,選擇已下載好的參考路線 GPX,就會在地圖上看到參考路線以「藍色」的線標出。
行進時,比對自己在地圖上的即時位置和山友的 GPX 軌跡,就能判斷是否走在正軌,以及離目標還有多遠,再也不用開口問旁人「還有多久會到」啦!不太確定怎麼操作嗎?看下面影片更清楚(從 42 秒開始):
重要提醒:別忘了開放定位權限給 Hikingbook,才能讓系統在你使用 App 時取得你的當前位置,確保安全喔。
【實用技巧】
擔心手機太耗電嗎?你可以在登山期間,開啟手機的「飛航模式」,來節省手機電力。由於 GPS 定位是透過衛星偵測,因此即便暫時關閉藍芽、WIFI、行動數據等功能,還是能保留即時定位和紀錄軌跡的功能喔!
Step 2:透過等高線,判斷前方地形
想進一步判斷地形與前方路況,你可以升級 Hikingbook Pro,來解鎖 Hikingbook Pro 地圖,除了重要的等高線資訊以外,還能在山徑上看到手機通訊點、以及用紫色線條標出的困難路線,幫助你更好地掌握前方路況。
第一次使用,只要打開「地圖」頁右上角功能表的「顯示等高線」,行進間,就能隨時預判前方的地形是爬坡或下坡、高度變化,放大地圖後,也能看到以數字標出海拔高度的等高線,了解地形概況。

有了等高線,你就能做到以下的判斷:
1. 判讀山頂:找到最高點
在一片等高線中,被數字最高的線包圍的區域便是山頂或三角點。想快速判讀,通常找到地圖中被一圈圈的等高線圍繞,且內圈數字比外圈數字高的地方就是了。
2. 判讀稜線:找到山脊
稜線會由山的最高點指向低點,因此將等高線上每個急轉彎的點連起來,凸向低處的部分便是稜線,也就是俗稱的「山脊」;若等高線向高處凸出,則是「山谷」或「溪谷」。
許多的登山路徑是沿著稜線開闢的,走在稜線上通常有較佳的視野,但相對的也有可能遇到大風、無遮蔽的狀況。溪谷(或「谷線」)通常路徑較不明確,也有較高的迷路風險,若行走期間務必要時常確認地圖與現地的判斷。
此外,兩座山頂之間通常稱為鞍部,地形較平緩,常作為休息處,也是溝通時方便確認位置的地方。
3. 判斷前方路況:陡坡或緩坡
當等高線愈密集,就代表前方的路愈陡(可能是陡上或陡下);反之,看到較稀疏的等高線,就能知道前方的路是較為平緩的路況,你可以透過這個方式,來預先做好準備,再也不用靠別人通知,才知道「前面是平坦還是陡坡」了。
如果想知道還有多久才會到達目的地,除了看 App「地圖」下方面板的「剩餘時間」以外,你也可以透過查看當前位置的海拔高度、再對比目的地的海拔高度,就知道自己還要爬升(或下降)多少高度才能抵達,能進一步判斷還需要多少時間與體能,而不只是傻傻的跟著前面的人走。
如果你完全不會判別等高線地圖,推薦你先閱讀中興大學登山社王輝清老師的〈等高線教學〉,建立基本的觀念,對你未來的登山安全是很有幫助的。
萬一走錯路了?靠離線地圖與 GPX,走回正確的路徑
使用 Hikingbook App 時,我們可以對照顯示自己的藍色箭頭,是否在預定路線的藍色軌跡上,若箭頭偏移,就可能是走到其他路徑上了,此時要先保持冷靜,排除可能是訊號不穩定所導致的,若確定走錯路,你可以試著沿著參考的軌跡與地圖上的山徑沿路走回。
即使我們一再強調離線地圖與參考軌跡檔的重要性,但你仍應該要知道,現場的判斷也是同等的重要,且需要持續練習。舉例來說,當你走在山徑上,卻發現兩側突然都沒有看到布條、被砍過的樹木、人踩過的腳印甚至人為垃圾等足跡,你就應該要開始提高警覺,因為你可能不小心走到獸徑或非正確道路了。
一般來說,當我們懷疑自己迷路時,如果你對來時路線仍有把握,可以冷靜沿著沿路走回正確的道路。若已經對原來路線沒有把握,則應該往稜線的方向走,較容易取得訊號向外聯繫,也比較容易被救援人員看到。切記不要下切溪谷,以免徒增滑落、失溫風險、也讓自己更難被找到。
【延伸閱讀】迷路怎麼辦?這四個原則你要知道
讀到這裡,你已經知道掌握路線的基本知識啦!是時候學以致用了——現在就打開 Hikingbook App,試試看匯入官方路線,搭配使用離線地圖,體驗輕鬆掌握行程的自由吧!
還沒有下載 Hikingbook App 嗎?馬上免費下載,一起安全登山。
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歡迎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!